全國服務熱線:400-603-3310 廣州熱線:020-85201720 網站專線:020-85201717
從谷歌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wèi)·德拉蒙德提出該公司有意退出中國市場開始,再到谷歌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再到近期谷歌的ICP牌照年檢問題,僅僅半年時間,谷歌在中國市場不僅在業(yè)務上受到極大損傷,而且面臨“樹倒猢猻散”的人才流失問題。
在出走幾個月后,谷歌于近期又擴大招聘的宣傳力度,將廣告打到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頗有些卷土重來的味道。
高調招聘的暗示
7月29,有知情者對《華夏時報》記者爆料稱,谷歌中國的人才招聘廣告都打到門戶網站新浪網了。
隨后,《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僅是新浪網,另一家門戶網站網易上也出現(xiàn)了谷歌中國的招聘廣告,而且谷歌的招聘廣告出現(xiàn)在這兩家門戶網站首頁居上的醒目位置。業(yè)內觀點普遍認為,谷歌人才招聘力度實屬罕見。
“納賢之心無止境”,谷歌中國招聘廣告如此稱。記者發(fā)現(xiàn)谷歌所招職位有:研發(fā)、產品、用戶界面/人機界面、銷售、運營和IT、人事、市場等,其中研發(fā)、銷售涉及職位較多。至于這些職位的工作地點,主要以北京、上海為主。同時記者發(fā)現(xiàn),對于招聘人數,谷歌沒有明示。
另外,記者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中華英才網上,也有谷歌的人才招聘信息,其中招聘人數為“若干”。
同時,記者致電谷歌中國,該公司有人員稱,應聘者需要在網上提交個人簡歷發(fā)出申請。
據悉,此次谷歌在中國市場的招聘引起注意是在5月份,當時谷歌在其“黑板報”上發(fā)出招聘啟事,稱“產品不斷升級改進,繼續(xù)招聘優(yōu)秀人才”。招聘內容顯示,谷歌中國空缺的研發(fā)崗位約有六類,其中包括北京和上海兩個研究院的研發(fā)經理等領導職務。
因此相比5月份的招聘,谷歌顯然加大了招聘的宣傳力度。
人才流失危機
谷歌出走的半年,人才嚴重流失,而且從高管到普通員工皆有涉及,尤其是其高管人才的離職更是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谷歌高管變動率先引發(fā)外界關注從王勁開始。4月15,谷歌的對頭百度表示,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長王勁已加盟百度,出任技術副總裁一職。此后公開消息顯示,百度還招到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技術總監(jiān)鄭子斌,其出任百度產品市場部總監(jiān)。
而在王勁加盟百度僅兩天,原谷歌中國區(qū)銷售總經理宋中杰離職,并加盟愛幫網出任總裁,不到三個月,宋又閃電離職創(chuàng)辦團購網站——嘀嗒團。據悉,宋中杰是谷歌中國本地唯一的總監(jiān)級商務高管。而與宋中杰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還有原谷歌高級渠道經理李金龍、原谷歌業(yè)務發(fā)展部經理朱敏、原谷歌南方區(qū)高級銷售經理李躍軍。
而這僅僅是開始,自此之后,包括谷歌圖片搜索創(chuàng)始人朱會燦、谷歌中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吳軍、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長兼工程總監(jiān)顏偉鵬等等在內的多名高層紛紛轉投騰訊等其他互聯(lián)網企業(yè)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
記者僅僅從公開消息了解到的谷歌中國離職高管就已達十余人,而眾所周知,這些高管離職后又往往會拉一批同僚一起啟動“新征程”。
據悉,1月份谷歌提出考慮退出中國市場時,該公司有員工對外介紹稱,谷歌中國當時在中國各地約700名員工將因此失業(yè)。但如今,谷歌戰(zhàn)略變動后,究竟走了多少員工,著實讓外界擔憂。
對此,記者7月29致電谷歌大中華區(qū)公關總監(jiān)王錦紅,試圖了解具體情況,不過其手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
四個月的心路歷程
而谷歌在這幾個月內,在人才流失的表象背后,似乎也在經歷著心態(tài)的微妙轉變。
回顧半年來谷歌在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動向,有如音樂中的“詠嘆調”。先是1月13,谷歌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wèi)·德拉蒙德提出:“不再愿意繼續(xù)對 Google.cn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因此未來數周內,我們將和中國政府進行探討,如果有可能的話,在什么基礎上才能在合法條件下運營一個不經過濾的搜索引擎!惫雀璁敃r手上的籌碼是: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
3月23,大衛(wèi)·德拉蒙德宣布,谷歌停止了在Google.cn搜索服務上的自我審查,并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但同時繼續(xù)在中國的研發(fā)工作,并將保留銷售團隊。
“這種退出方式,說明谷歌事實上還是不想放棄中國內地市場,相信任何一個公司也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內地市場!币子^國際分析師李智當時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但是對于谷歌來說,如何鞏固原有的市場份額可能現(xiàn)在就是更大的考驗。易觀國際發(fā)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季度監(jiān)測》顯示,谷歌的份額從30.9%降至24.2%,而其老對手百度的市場份額從第一季度的64%升至70%,達到歷史高點。
對于谷歌在中國近半年所走的過程,有觀點認為,這是一個商業(yè)博弈過程,之前谷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現(xiàn)在可能看到被遺忘,因此心態(tài)開始有了變化。
對此,李智7月30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有這種可能。她認為,谷歌在中國市場這次變動,可能使其意識到,在中國做生意,還是要遵守中國的游戲規(guī)則!案淖儾涣,那就還是要學會適應!
事實上,谷歌的悔意在牌照年檢這一事件上暴露無遺。6月28,還是大衛(wèi)·德拉蒙德,他在該公司官方博客中稱,在中國運營的ICP牌照于6月30到期,很有可能因無法拿到ICP牌照而無法在中國大陸繼續(xù)運營google.cn。
之后谷歌在接受中國政府審查的基礎上,將不受審查的搜索頁面轉向該公司香港網站的情況下,通過了牌照年檢。對于通過年檢,大衛(wèi)·德拉蒙德稱:“我們十分高興地得知,中國政府剛剛通過了我們ICP牌照的年檢。我們可以繼續(xù)為中國用戶提供搜索和其他本地產品服務了。”
因此,回頭再看谷歌在新浪、網易等門戶上投放招聘廣告的高調行為,李智表示,谷歌此次招聘宣傳中包括技術、產品、銷售等職位,相當于全面鋪開了它在中國的業(yè)務。但是她覺得這種招聘實際上不能幫助谷歌重奪失去的市場份額,如果要徹底改變,還要看它更實際的動作,比如加大代理商扶持力度等。
谷歌存在的意義
谷歌的出走與回歸,對于中國的互聯(lián)網市場來說,或許都別具意義。
此前谷歌的出走,顯然對中國市場其他搜索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除了上面各家公司在人才上得到谷歌系的補充外,在市場份額以及銷售上,谷歌同樣給這些廠商提供了機會。
根據公開報道,自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乃至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以來,其谷歌中國的27家搜索營銷業(yè)務代理商中,有13家加盟網易旗下的搜索網易有道,約10家加盟騰訊公司旗下搜搜,還有幾家與搜狗簽約。
而這其中,受益更大的顯然是谷歌在中國市場的老對手百度。
此前,百度副總裁向海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百度的新用戶增長是非常快的,以北京為例,每個月新客戶增長在3000個左右,而去年這一數字只有2000左右!
不爭的事實是,百度的市場份額升至70%,達到歷史高點。同時在資本市場上,百度也受到追捧,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谷歌股價累計跌幅已達到25%,而百度股價同期則上漲了73%。
但李智也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從長期來看也不利于中國搜索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政府、廣告主也不希望看到搜索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可能會扶植新的搜索廠商,以平衡市場格局,其間搜狗、搜搜等搜索的市場空間將出現(xiàn)大幅度提升。
公司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福元南路4號達維商務中心2305
銷售熱線:020-85201720 85201717 或 400-603-3310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1101號